
阜陽迪士尼flash動畫電影《花木蘭》平衡模式制作
以菲爾德的理論為基礎,湯普森把術語“情節點”改為“轉折點”,“因 為其意味著一個關鍵性事件或者轉變,而情節點听起來只是意味著一個 也許可能也許不可能產生一個重大轉變的突出事件”。o關鍵是,雖然劇 本指南寫作者、電影劇本寫作者甚至是評論者,都認為菲爾德的時間分配 比例是對的.卻都一致承認第二幕存在問題——它太長了。無論是堅{ 菲爾德模式的還是宣稱古老的“開頭一中間一結尾”模式的.似乎沒有, 知道“中間”部分對一部影片究竟意味著什麼。“對所有人來說,開端部︰ 發生什麼很清楚︰引川t解釋性材料並補充交代起始狀況。同樣,結尾也j 清楚的,主要是關于將動作帶向最高點並加以解決.由此引出一個典型e 短短的尾聲。沒有人專門指出在長長的中間階段發生什麼.除了含含} 糊地說主人公為實現目標而奮斗並遭遇一系列阻礙。
”O湯普森通過j 1990年前後十部代表性的當代電影劇本結構和各組成部分的細致分析 對類似“三幕架構”這種“三段式”模式提出了質疑︰“大量的影片——事! 上.可以說是絕大多數的——明顯分為了四個大跨度部分,通常有重要自 轉折點幫助其發生轉換湯普森“把這具有普遍特征的四個部分稱為開端、鋪墊、進展和高潮。 高潮之後常常跟隨一個短短的尾聲.並強調影片經常在正當中左有會設置 一個關鍵性轉折點”。
0可見,湯普森模式是在i幕架構的基礎上.細分了 菲爾德的第二幕,提出微妙的平衡模式.即當代敘事類電影以“兩小時標準 長度的電影來說.大的組成部分的平均篇幅一般在20至30分鐘之間”0.原則上兩頭短一點,中間長一 點。迪士尼flash動畫電影《花木蘭》(Mulan,1998) 即采用了這種平衡模式。該片片長87分33秒,去掉59秒的片頭和6分12 秒的片尾,開端19分01秒,鋪墊24分34秒,進展21分25秒,高潮15分22 秒.與圖2 2所示基本一致。這種四部分的“平衡模式”又被湯普森稱之為 新好萊塢敘事模式。但同時,湯普森也強調︰“我絕不是想要暗示人們好的 電影必須得盲目遵循這種模式。”o
轉載請注明︰
阜陽flash動畫制作公司︰http://www.canadacareerweekly.com/city173/